400-123-4567

ope新闻 分类
种业新ope体育闻_发布日期:2022-11-26 浏览次数:

  当前种业的一些最新数据(一)(2012-11-12 11:53:15)引自韩俊强博客 摘自《余欣荣副部长在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  国审品种 2011 年推广面积达到 50%以上, 品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 43%以上。 近五年,国家审定了种子企业自育品种 186 个,占国审品种 22%,比前五年提高 3 个 百分点。  杂交玉米、 杂交水稻种子企业自育品种增长较快, 玉米由 48%提高到 60%, 水稻由 10% 提高到 18%,分别比上届提高 12 个和 8 个百分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作为蓬勃发 展的生力军,走上了种业历史舞台。  2008 年国家首次启动品种退出工作,截止目前退出国审品种 704 个,省级退出品种 7122 个,占审定品种三分之一。   据统计,2011 年种植面积超过 1000 万亩的 7 种主要农作物品种仅 10 个。 近五年审定品种的品质明显提高,水稻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品种比例占 53%,比前 五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   小麦优质强筋品种比例超过 20%,提高 5 个百分点; 冬油菜品种全部实现了双低化, 显著提升了油菜产品质量。 一批特性突出的新品种推广, 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小麦冬性品种比例由 55%提高到 80%以上,提高了品种抗寒能 力,适应了冬小麦种植区域北移的需要;  德美亚等早熟耐密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 扩大了高纬度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 使我国玉 米面积突破了 5 亿亩。  随着我国农业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 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生产转变, 要求品种不 仅要具备高产、广适、抗逆、优质等特性,还要适应机械化生产、设施化栽培、轻简化 管理等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

  余欣荣副部长在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线)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历时五年,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今天,第三届 国家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对第二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 会五年来的扎实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感谢!对第三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表 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的意见》精神,总结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分析当前品种管理工作 面临的新形势和 新任务,部署新一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主要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品种审定工作取得历史性进步 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增产增效的内因。自《种子法》颁布以来,主要农 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全面实施,品种管理工作日益加强,新品种推广步伐逐步加快,良种覆盖 率达到 96%以上,品种开发工作成绩突出,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品种开发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品种水平显著提升, 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九连增”。

  近五年国家审定品种 896 个,涌现了中单 909、京科 968、农华 101、Y两优1号、新两优 6 号、石麦 15 号等一批优良新品种。据统计,国审品种 2011 年推广面积达到 50%以上, 品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 43%以上。二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 近五年审定品种的品质明显提高, 水稻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品种比例占 53%, 比前五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小麦优质强筋品种比例超过 20%,提高 5 个百分点;冬油菜品 种全部实现了双低化,显著提升了油菜产品质量。一批特性突出的新品种推广,促进了种植 结构调整,小麦冬性品种比例由 55%提高到 80%以上,提高了品种抗寒能力,适应了冬小 麦种植区域北移的需要; 德美亚等早熟耐密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 扩大了高纬度地区的玉米 种植面积,使我国玉米面积突破了 5 亿亩。三是企业选育品种逐年增多,有力提升了企业 核心竞争力。近 五年,国家审定了种子企业自育品种 186 个,占国审品种 22%,比前五年 提高 3 个百分点。尤其是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企业自育品种增长较快,玉米由 48%提 高到 60%,水稻由 10%提高到 18%,分别比上届提高 12 个和 8 个百分点。育繁推一体化 种子企业作为蓬勃发展的生力军,走上了种业历史舞台。 (二)品种审定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推动了品种审定制度创新。完善《主要农作物 品种审定规范》,提高了品种审定标准,对部分主要病害抗性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品种标准 样品制度,加强试验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检测;颁布实施《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对审 定品种、 保护品种和转基因安全评价品种实行统一命名规则。 二是完善了品种试验体系建设。 优 化品种试验布局,扩充试验点 80 多个,增设适宜机械收获等品种试验;增加项目投资, 建设国家品种试验站 110 多个, 国家品种试验经费增加到 2900 万元。 建立了 DNA 指纹检 测方法和技术指标,增设水稻耐热耐冷、小麦抗旱抗寒等抗逆指标鉴定,提高了品种安全评 价水平。培训试验技术人员 3100 多人次,提升了 试验队伍业务素质。三是创新了品种管 理方式。2008 年国家首次启动品种退出工作,截止目前退出国审品种 704 个,省级退出品 种 7122 个,占审定品种三分之一,品种多乱杂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审 定品种统一的标准样品库,实行集中封存管理,为解决一名多品、假冒侵权等难题 提供了 依据,有效促进了市场监管。 (三)品种审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显著提高。归纳起来,品种审定要坚持“四个立足, 四个不动摇”。一是必须立足产业需求,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不动摇。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 向,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首要任务,品种审定工作才有影响力。二是 必须立足国情特点,坚持为农民服务不动摇。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复杂多样的 气候类型, 只有坚持以服务农民需要为宗旨, 把好品种入市关口, 品种审定工作才有生命力。 三是必须立足依法行政,坚持公正、科学、公开原则不动摇。只有坚持以公正诚信为基础, 以科学试验结果为依据, 以审定标准为准绳, 以公开透明为保障, 品种审定工作才有公信力; 四是必须立足创新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不动摇。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 新设备、 新手段, 改善试验条件,提升试验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品种审定工作才会持久充满 活力。 这些是我们做好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宝贵经验与财富,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

  续发扬光大。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第二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种业界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 全体委员和试验技术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 也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此, 我代表农业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真分析形势,明确品种审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我国已进入“三化同步”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对现代种业及品种管理提出了新要 求,其形势特点: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对品种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基础上,继续保 证我国粮食稳定增产,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 需求,任务重、压力大。确保粮食安全靠扩大 面积潜力有限,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务之急是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 景的突破性品种,满足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二是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对品种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农业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劳动密集 型向 机械化生产转变,要求品种不仅要具备高产、广适、抗逆、优质等特性,还要适应机械化生 产、设施化栽培、轻简化管理等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多层 次、多元化的需要。品 种审定工作要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引领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调整育种思路,优化育种 目标,加快选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新品 种。三是建设现代种业对品种管理提出了新 要求。 发展现代种业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种子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是品 种。品种审定要与品种保护相结合,加大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有实力的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企业 建 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 我国已进入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为品种审定工作提供了广 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品种审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一是突破性品种依然不多。据统计,2011 年种植面积超过 1000 万亩的 7 种主要 农作物品种仅 10 个。 二是品种多乱杂依然存在。 部分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着品种名称混乱、 一品多名和多品一名等问题。 三是品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点数量 偏少、覆盖面不够广,代表性不全面;品种试验手段不先进,试验内容不全面;品种审定标 准不够高,审定品种与生产实际需要结合不够紧密。四是两级审定不协调。尚未建立国家和 省级间、省际间品种审定的协调机制,审定标准未统一ope体育,审定信息沟通有待加强。 (二)今后一个时期,品种审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公正、公 开、科学、效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 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品种管理水平,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三)品种审定工作主要任务是:一是审定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根据当前作物区域布 局和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审定一批生产急需的优良品种。水稻加快推出高产稳产抗逆、适合 不同气候类型的品种;小麦提高强筋、弱筋品种比例,着力推出一批优质专用品种;玉米加

  快推出高产广适、耐密抗倒、适应机械化的品种;棉花推出一批适应轻简化、机械化品种; 大豆加快推出一批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油菜推出一批早熟、适应机械化的品种;马铃 薯推出一批适应加工专用型品种。力争通过 5 年努力,主要农作物品种产量水平在现有基 础上增产 5%以上,稳产性、适应性明显提高,抗性、品质显著改善,适应机械化生产品种 大幅度增加。二是进一步加强品种审定制度建设。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修订工 作。进一步提高品种审定申请门槛,严格审定条件;增加试验点数,拓展试验内容,提高品 种试验科学性;增加初审结果公示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制定品种审定绿色通 道管理办法。明确实施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的企业条件,强化企业责任,加快审定速度,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和能力。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适应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及时修订品种审定规范, 统一两级审定标准, 增加品种抗逆、 抗病、 适应机械化生产等指标, 增强品种审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建立审定品种退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品种清 理和退出力度,及时发布有效品种目录。三是进一步加强品种审定能力建设。 农业部高度 重视品种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试验点数量,启动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 项目,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配备小区播种机、联合 收割机、田间自动测产及试 验数据处理等先进仪器设备,大幅度提高品种试验效率。加大品种试验技术研发力度,创新 品种试验技术方法,拓展技术内容,完善试验 统计方法,不断提高品种试验的科技含量。 建立国家和省两级统一的品种审定数据库,实现品种审定全程数据化、自动化,加快提高品 种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引 导支持科研院校 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 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科研院校公益性研 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 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增强创新能力,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支持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国际国内管理经验的育种、研发、营销高端人 才,加快与国际种业接轨进程。 三、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开创品种审定工作新局面 今天,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了,本届委员会有 137 人,比上届增加 22 人,增加了 DUS 测试、农机、植保、栽培,以及种子企业等方面的委员;为加强国家和 省两级审定协调, 增加了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委员比例。 与前两届相比, 本届委员会人数最多、 专业覆盖面最广、代表性最强,大家肩负的品种审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不辱 使命,切实履行职责。 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位委员都是本专业、本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在 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要树立全局意识,站在 保证国家种业安全、粮食安全、现代农业 发展的高度,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品种审定工作。要强化法制意识,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和方 针政策的学习,注重调查研究,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政策水平,切实做到依法开展品种审 定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各位委员参加品种审定工作,既是奉献,也是责任,本着对育种 者、生产者、使 用者、管理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品种审定程序和标准,切实做到

  客观、公正审定品种。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品种审定是一种权力,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 观,严格、规范、公正用好权力,廉洁自律,排除干扰、不徇私情,确保审定的品种都能经 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 二要强化国家与省两级审定协调。 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要对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工作加 强指导。建立国家和省级间、省际间审定品种信 息平台,实现两级审定信息对接,提高品 种试验评价及审定信息资源利用率, 增强品种审定工作的整体性和时效性。 国家和省级新审 定品种要及时送交标准样品,集 中封存管理,确保标准样品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省级品种 审定公告、退出公告,以及省级试验对照品种等信息,要及时报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提高品种 审定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品种审定工作的领导ope体育, 建立健全 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ope体育,充实力量,完善规章制 度,做好省级品种审定工作。国家和省级品 种审定委员会要加强对同级专业委员会的组织领导, 各专业委员会主任要切实负起责任, 团 结带领各位委员,出色地完成 任务。试验组织单位要加强对试验承担单位的协调和指导,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试验质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办 公室日常工 作,为各专业委员会和委员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品种审定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同志们,品种审定是种子管理的源头,品种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让我们共同努 力,扎实做好品种审定工作,为中国种业取得历史性新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ope体育ope体育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