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产业概况 分类
农民栽种植知识培技术ope体育要点范例6篇

  古登乡位于泸水县北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县相邻,西依高黎贡山同缅甸毗邻,北接洛本桌白族乡,南连称杆乡ope体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农业乡。境内山岭罗列,山高谷深,地势高差悬殊,最高海拔4379米,最低海拔907米,气候因海拔差异,高低错落,立体气候明显。全乡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有3831户14566人,其中农业人口3364户14065人,耕地面积16249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其中水稻102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28%。

  通过泸水县农技推广中心在上江乡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后,98年开始在古登乡进行推广,到2015年推广面积已达900亩,占全乡水田面积的88.23%,平均单产为465千克,较常规育种和栽培(对照)平均单产370千克增96千克,增长幅度为25.67%,按每千克稻谷市场价3.00元计算,亩增加经济收入288元,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为古登乡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许多存在的问题亟待今后努力解决。主要表现在:

  古登乡现有水田面积1020亩,以2015年推广面积最高年900亩计,古登乡目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覆盖率为88.23%,尚有11.77%的水田面积还未得到推广普及,水稻旱育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效益应还未完全显现,还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科技含量较高,虽然通过十余年的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在古登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部分农民能基本掌握其规范操作栽培技术,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民居住分散,人地分离,交通不便,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成本高,致使部分农民不能规范操作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由于受历史进程的制约和特殊的生存环境,导致群众经济收入低,再加上乡级财政财力有限,缺乏资金扶持,导致在水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上投入不足,据统计,每667O投入不到所需的50%,直接影响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自主经营权,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但因统分经营机制管理不够健全完善,加之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导致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难以集中连片规模生产,加大了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难度,制约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推广普及和发展。

  总结借鉴目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取得的经验,以及尚存问题,结合古登乡具体实际,建议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及农技部门要加强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领导,进一步深化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在全乡稳粮增收中的地位,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落实以下四项措施,引导和强化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发展。

  4.1 加大行政措施力度,落实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群众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要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在古登乡得到大面积推广,使之获得规模效益,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着后盾。得力的行政措施必须体现在上下领导思想认识统一,制定的政策和规定要善始善终,赏罚分明,具体事项要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农民群众的ope体育思想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

  资金投入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保证,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以增加群众自行投入为主,结合农民最讲究和注重眼前实惠的特点,按照计划到村、样板到村、培训到户、示范到田的要求。建立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示范样板,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和种植水平。

  在巩固和完善已建成的高稳农田地的基础上,加强农业基础施设建设,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拓展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创造良好条件。

  农民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因此,农技部门在争取得到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规范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培训工作,促使农民掌握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具有高产、早熟、省种、省肥、省水、省工和省秧田等优点,同时兼备了投入少、产出高、综合效益高的特点。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无土栽培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新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简述了国外无土栽培的概况,介绍了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推进中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到20世纪60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70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NFT),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hm2,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hm2。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荷兰的基质栽培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ope体育,法国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种循环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时基质栽培面积占50%左右。

  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欧盟国家温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中,已有80%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欧盟规定。2010年之前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温室必须采用无土栽培种植知识ope体育。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m2。为此,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采用计算机实施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食品。近年,发达国家又采用了专家系统的最新技术,应用知识工程总结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专家系统软件,它可以完成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并可为用户提供建议和决策。

  目前,世界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类型,如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及丹麦等发达国家,无土栽培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其温室环境、营养液调配、生产程序控制完全由计算机调控,实现一条龙的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品周年供应,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另一种趋势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马。手工操作,采用简易的设备。这些国家发展无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环境、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我国无土栽培的历史悠久,如生豆芽、船上种菜和盆里养水仙等都是原始的无土栽培。但我国开展无土栽培研究工作的时间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山东农业大学首先开始无土栽培生产试验,并取得了成功,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已经从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人们需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无土栽培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据资料统计,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7hm2,1990年增长到15hm2。199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发展到50hm2,2000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达100hm2左右,2005年我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315hm2。近几年ope体育,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无土栽培的面积和栽培技术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我国从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部门和单位约50多个。除研制不同类型的栽培装置外,重点研究营养液膜栽培和不同材料基质培的配套技术,并在全国普及推广,使我国的无土栽培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商品化生产时期,获得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使国外的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国产化。无土栽培的植物也扩大到蔬菜种植知识、花卉、西瓜、甜瓜及草莓等20多种,但绝大部分用于蔬菜生产。

  (1)固体基质培。主要是有机生态型基质培,还有基质袋培、立体培、岩棉培等形式。使用固体基质的营养液栽培具有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少、管理容易及不易传染根系病害等优点。近期使用的基质主要有岩棉、泥炭、沙、蛭石、珍珠岩及锯木屑等。现已证明,岩棉和泥炭是较好的基质,但我国的农用岩棉尚在试用阶段。多数靠进口,成本较高。岩棉是一种用多种岩石熔融在一起形成岩浆,然后喷成丝状,冷却后稍微压缩而成的疏松多孔的固体基质,因岩棉制作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故经过高温消毒,不含病毒和其他有机物。

  (2)水培。目前以营养液膜技术(NFT)和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两种为主。营养液膜技术(NFT)的特点是循环供液的液流呈膜状,仅以数毫米厚的浅液流流经栽培槽底部,水培作物的根垫底部接触浅液流吸水、吸肥,上部暴露在湿气中吸氧,较好地解决了根系吸水与吸氧的矛盾。但存在液流浅、液温不稳定、一旦停电停水植株易枯萎以及根际环境稳定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发展。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于“八五”期间研制开发,应用分根法的特点在栽培槽中设置湿毡分根装置,既解决了根系水气矛盾,又有一定深度的营养液,不怕短期停电(24h以上),根际环境稳定。易于调控(冬季于栽培床内铺电热线加温,夏天铺设塑料软管通深井水降温)。

  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前景,但其技术要求严、设施装备投入高,受我国生产、消费、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不宜盲目发展,更不能全套照搬国外的生产模式。应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研究试验,在推广应用中走出一条实用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土栽培之路。

  由于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千差万别,因此各地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或其他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如栽培基质的选择,应在试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利用本地资源:营养液配方也因各地水质、化肥种类等的不同,做出灵活调整;还应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及气候特点,选择无土栽培的作物种类。总体看,南方以广东为代表,以深液流水培为主: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江浙沪为代表,以浮板毛管、营养液膜技术为主;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水质硬度较高,水培难度较大。以基质栽培为主;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新疆戈壁滩。主要推广鲁SC型改良而成的砂培技术。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是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3。要使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据研究,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为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我国要加强立体栽培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立体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作为一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作物栽培、肥料、病虫害控制、农业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其技术难度、管理的复ope体育杂性均高于有土栽培,不易被农民所掌握,推广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各地农技推广或科研部门把特定的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制定成简便易行的操作步骤,而农民只需按此操作即可。如需配制适宜当地某种作物的某种无土栽培方式所需的营养液,农民只需购回特定的专用复合式完全化肥,加入到一定比例的水中便可使用,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要求量的部分或全部营养物质即可。先试验性探索,再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使无土栽培技术的管理和操作均有类似的“指导”可循。同时还要对农民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现代农业技能和水平。

  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多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如成型的各种栽培槽、商品化基质、营养液的自动监控及管理系统等,这些设施设备费用约为170元/m2,这在我国许多地区是不现实的。在发展无土栽培时应考虑成本的投入、技术力量及其他社会条件。因此,通过诸多方法和技术避开高投入问题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的关键。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筛选出各种无土栽培设施替代品或采用人工、半人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尝试,增强无土栽培技术的实用性。如用炉渣、锯末、菌糠代替蛭石、草炭基质,用各种水泥、砖、土槽代替泡沫、塑料栽培槽等,均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收到较好的效果。

  免耕栽培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集生物、化学、机械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于一体的重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曹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曹县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少农民对免耕技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怕担风险,怕示范失败,不敢带头示范种植。有的农民认为种田效益较差,打工挣钱更加容易,对农业生产和新技术不够重视[1],增加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目前,农村劳动力以老人、妇女为主,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农民当年从免耕栽培中看到好处,得到实惠,技术要领也已经掌握,但第2年仍要农技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否则宁愿采用传统精耕细作的办法。农民素质较低,市场意识差,制约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因免耕栽培技术受田块和播种时气候影响较大,应选择排灌便利、土壤条件较好的田块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因田块不能集中连片,不能速灌速排,导致免耕技术措施跟不上,免耕前期易出现缺苗或草害现象,有些农民便产生疑惑,造成免耕效益不明显,影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受自身经费限制,极大限制了基层干部从事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免耕技术推广力度明显削弱,造成上面热心、全力推广,下面无心、无力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被动局面。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成功的前提。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曹县是产粮大县,小麦收获后接茬种植玉米大豆是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焚烧严重,抓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县政府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免耕栽培技术的组织、协调、管理。

  实践证明,示范是加快新技术推广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试验示范田、项目基地、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示范田办成技术指导推广的阵地、农民科学种田的课堂。在示范推广基地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农民的积极性、适宜田块和交通,以便技术指导和农民学习观摩。示范规模不求大,但点要多、面要广、质量要高,便于农民看有示范,学有榜样,达到办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目的。

  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免耕技术推广获得成功提供重要保证。在免耕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把科技入户、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进行整合,加大补贴力度,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项目质量标准。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技术推广和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模式,使农业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将优良品种、适时播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关键技术综合推广,形成适用不同作物、不同模式的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因地制宜抓好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等对比试验示范,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最后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免耕技术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让免耕栽培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人工将田间小麦秸秆撒开,覆盖地表,选用大型拖拉机作业,配套带有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播幅2.2m,种3~4行玉米,行距55~60cm,去掉行间旋刀,以减少作业动力,降低油耗。每行留旋刀6片,玉米播种时行内浅旋耕,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开沟播种、覆土、等,由于不动土层,播种时失墒少,玉米出苗快,并将秸秆直接还田,有效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利于玉米田保湿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少)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少)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少)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少)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推广免(少)耕栽培技术,曹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700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2.4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635元/t,供应尿素375kg/hm2,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是播种,重点是农业机械。要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学农机的技术人员要了解农艺,学农艺的要懂得农机,在生产中要互相学习,勇于创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做好免(少)耕栽培,利用了会议、电视、广播、现场会、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培训,让农技人员、县乡村干部、农户了解和熟悉免(少)耕栽培的意义和技术措施。全县共召开免(少)耕栽培专题会议12次,发资料10万份,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并组织了观摩评比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把免(少)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免耕栽培实行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和污染,减少翻耕环节,不动土层,土壤蒸发量小,失墒少,同时表土细碎,保墒性能好,有效养分含量高,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利于高产。与全县平均产量相比,玉米免(少)耕栽培平均增产495kg/hm2,节本增效1 410元/hm2;大豆免耕播种比翻耕播种增产180kg/hm2,节本增效1170元/hm2。

  冀东地区的黄骅、盐山、沧县、献县等几个县市是河北省冬枣的主要产地,占到河北省冬枣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下降较为明显,平均价格由20世纪90年代的30~50元・kg-1下降到目前的6~12元・kg-1;其次,由于冬枣成熟期较为集中,出现了卖枣难的情况,经销商压级压价现象时有发生,使枣农丰产不丰收。随着种群面积的加大,各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管理难度增加。冬枣的品质下降,口感与风味较90年代变差,以上这些问题制约着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果树生产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辽宁、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市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2],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在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产业,是一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景广阔的路。

  设施果树生产是通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改变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来改变其正常发育进程[3],达到果实提早或延迟成熟的目的,使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水果,提高生活水平和品质,其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常规方法栽培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各项“三农”政策的实施,具有生态、自然、高效的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在迅速扩大[4],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超过13万hm2,位于世界第一位[5]。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以草莓[6]、葡萄[7]的栽培面积为最大,其次为桃、杏、李、樱桃、枇杷等果树品种;在发展地域方面,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发展较快,形成了辽宁省营口、青岛莱西、河北唐山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辽宁盖州、北京平谷、河北石家庄等地的设施桃生产基地;山东烟台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以及辽宁丹东、山东龙口、河北乐亭等地的设施草莓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规模大、效益高、发展迅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生产ope体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生产生活质量的新型产业,也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冬枣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具有极高社会和市场认可度的鲜食水果品种,市场需求量很大。冀东地区是冬枣发源地,该地光照充足、降水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枣树种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冬枣的成熟期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内,鲜果上市只有30 d左右的时间,时间较短,而经过各种方法储存的冬枣,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风味等各方面都较鲜果为差。而通过设施栽培冬枣,人为创造适宜、安全的生长环境,改变冬枣发育期进程,使之延迟或提早ope体育成熟,可以大大延长冬枣鲜果的上市时间,使人们从7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都可以品尝到新鲜、口感风味好的冬枣,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枣农的收入大幅增加。另外,设施栽培的冬枣,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有害空气、病虫、粉尘等侵害和污染,使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旺而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用量,使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相比较其他的设施果树品种而言,设施冬枣的栽培还是刚刚起步,仅有河北、山西、陕西等少数几个省市的枣主产区有零星的种植,种植面积较小,市场缺口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调查,目前在一线从事冬枣生产的农业生产者平均年龄在40~55岁之间,约占冬枣从业者的80%左右,这部分人生产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认真,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些,文化素质不高[8]。而冬枣设施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矮化密植、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环节,还是破眠技术、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控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正是目前枣农所欠缺的,部分枣农对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心里没底,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存有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设施冬枣的发展。另外,当前林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科技人员自身掌握的技术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胜任新技术服务工作,而且工作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棚栽产业是志丹县根据当地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概况,为适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统筹县域经济发展而确立的一项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现已越过自然发展期,步入数量快速扩张期,但离棚栽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只有通过规模扩张、提质增效,才能做强、做大棚栽产业,使其真正成为富裕区域农民的主导产业。

  志丹县棚栽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利益驱使下的自然发展和政府推动下的数量扩张期2个阶段。

  该时期指从20世纪90年起步至2005年,这一阶段的栽培品种以时令蔬菜种植为主,棚栽建设以弓棚为主,零星搭配日光温室,发展区域仅局限于县城周围部分村庄。2005年,全县种植弓棚65个,日光温室21座,种植面积不足6.67 hm2;栽培技术靠外聘的技术员和农民自身经验,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农民自身积累,经营方式是自产自销[1]。由于当时建棚墙体单薄、座向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温室大棚的效益不明显,农户收入较低。

  从2006年起,志丹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棚栽业的意见》,成立了志丹县棚栽业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蔬菜站,专门抓棚栽业发展。棚栽业从此向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截至2010年,全县累计建设日光温室1 762座,弓棚1643棚,总产值突破4 000万元,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获收400元左右,菜农人均创收3 000元左右,形成了3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是金丁镇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集中规划,分户经营,规模发展,自主销售,其直接受益户是菜农,缺点是农民需要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环节,既要管种,又要管卖,费劳费工[2]。二是顺宁镇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能人带动,统一管理,规模建棚,示范引导;该模式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解放了劳动力,相对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真正受益者是公司。三是保安镇模式。这一模式是农户立足围绕县城好种菜、围绕方便居民销菜的实际,温室、弓棚、露地等栽培方式并举,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收入颇丰;这一模式具有信息灵、不愁销的区域优势特点,但因受城镇就业渠道、土地增值的冲击较大,种植面积得不到保障。

  目前,影响志丹县大棚生产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群思想认识转变缓慢,对发展高效农业(棚栽业)的认识不足,发展的积极性还不高,当前的规模太小,还不能充分满足志丹县居民的消费需要,更谈不上发展蔬菜产业基地。二是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单家独户很难适应大市场的要求,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很难要求农户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三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转化慢。四是农民再生产再投入意识差,效益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五是管理体系不健全,服务有断档、断层现象[3]。在产业化推动初期,这些问题就一直存在,同时也是数量扩张时期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扩张规模,按照产业化开发思路,注重机制体系建设实施持久开发,才能真正实现棚栽产业的长运发展。另外,应在技术与品种、生产模式、规模化生产、水电路设施配套、市场开拓上实现ope体育“五个突破”创新,即采取规模化、模式化、区域化、无公害化、组织化 “五化”并举,快速推动棚栽生产向规模质量、效益高峰迈进。

  棚栽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生产无公害蔬菜。一是紧抓各环节的实施工作,包括产地优化大棚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等方面,同时做好基地申报、认证工作;二是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选择优良品种、投入新型技术,推广“工厂化育苗、嫁接栽培、保温防寒、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防”六大关键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以期全面推广实施菜、畜、沼相结合的生态生产模式;三是狠抓源头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棚栽生产环境进行监测,重点加强对棚栽产业所投入基础设施的检查检测,成立蔬菜流通渠道的稽查和监测队伍,并引导农民搞好沼液和沼渣的利用,不断解决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无公害化问题[4]。

  要根据志丹县当前棚栽业的特点,细化完善现有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政策对棚栽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建棚补贴,减轻农户的压力;二是强化对规模建设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扶持,逐户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加强对产业营销环节的扶持和补贴,帮助农户认清市场形势,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强科技投入,并直接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科技人员的奖励;五是形成政府政策倾斜的长效机制和县、乡、村3级抓落实的管理办法,确保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连续性、稳定性、持久性[4]。

  政府要在棚栽业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给予适当的补贴、扶持,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奖励机制的制订和运行管理上,重点是要对科技创新的干部、技术员、农民给予公开奖励,给取得最佳效益的种植户给予高额重奖,不断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队伍、能人带动队伍和增产增效竞争队伍。

  工作部门和乡镇在推进规模化发展进程中,要立足当地发展实际,深切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意愿,进一步研究和创新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要把当前已经形成高产的生产模式推而广之。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把棚栽产业纳入到规划中,以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发展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4]。在布局中,山岭村庄以时令水果生产为主、川道村庄以反季节蔬菜生产为主,以此把棚栽产业由区域向全县推广。

  [1] 靳铭.欠发达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安塞县棚栽业发展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20-24.

  [2] 樊永亮,张志富.延川县棚栽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150-151.

  当前,在本区发展燕麦产业,在具有上述自然条件优势和产业技术优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限制因素,这是近几年燕麦种植面积徘徊不前、深加工产业无法建立的主要原因,要突破发展瓶颈需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首先,由于燕麦在本区种植历史较短,栽培技术还不能为种植者所熟知,农民、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由于上述原因,农民对燕麦的传统食用方法(像河北、内蒙等民间做法)还没能掌握,只能单纯依赖收购和集中加工,传统加工方式的缺位限制了普通百姓种植燕麦的积极性。第三,燕麦虽然比较效益较高,但绝对效益(公顷纯收入)较低。同时农民没有财力和人力在退化土地上进行规模化种植,因此,对于相对陌生的作物进行较大的投入使很多农民望而却步。上述不利因素固然是人们对燕麦认识不足造成的,也有我们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因此,要变劣势为优势,加强宣传和培训,同时在惠农政策上适当倾斜,并加大招商力度,以加工业和养殖业带动燕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

  2.2.1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燕麦的特点,让城乡居民了解燕麦的优点、种植条件及传统食用方法。

  2.2.2加强技术培训(1)在每年年末,结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利用冬闲时节进行燕麦栽培技术培训,必要时,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分别培训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盐碱地栽培技术和两季燕麦栽培技术;(2)在6月初组织农技人员和种植户参观示范基地,现场培训和答疑,加强农民对燕麦及燕麦栽培技术的直观认识。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